古诗词赏析: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七 》(唐)张九龄

古诗词赏析: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七 》(唐)张九龄

杜天云 2024-11-19 百科资讯 304 次浏览 0个评论
古诗词赏析: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七 》(唐)张九龄

古诗词赏析: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七 》(唐)张九龄

江南有丹橘,经冬犹绿林。 岂伊地气暖?自有岁寒心。 可以荐嘉客,奈何阻重深。 运命唯所遇,循环不可寻。 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?

古诗词赏析: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七 》(唐)张九龄

【注释】

  • 伊:语助词。
  • 岁寒心:意即耐寒的特性。
  • 荐:进奉意。
  • 树:种植意。

【译文】

丹桔生长在江南,即便在冬季也依然苍翠枝繁叶茂。这不仅仅是因为南国地气和暖,而是它具有松柏一样的品性。若荐之以嘉宾必受称赞,可山重水复阻碍深深,又如何进献呢?命运不同,遭遇往往不一,因果循环的奥秘实在难以难寻。诗人只知桃李有果有林,难道丹桔就不成绿树成荫?

【赏析】

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,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。晚年遭馋,忠而被贬,遂作《感遇十二首》。张九龄曾开凿梅关古道,改善南北交通,后人誉之为“古代的京广线”,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,而且造福子孙后代。

诗的头两句,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,颂扬橘树“经冬犹绿林”的风姿,为读者呈现了一幅“江南橘林”的美图,营造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。一个“犹”字,充满了赞颂之意,令人想起屈原的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”其托物喻志之意尤显。

三四句,诗人先用发出“企伊地气暖”诘问,随即以肯定语“自有岁寒心”作答,使得诗意跌宕生姿,富有波澜。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,这是借橘树的本性写诗人的“本心”,是含有深意的。

五、六两句借无法把甜美的丹橘呈献给远方尊贵的客人,暗喻他推荐贤才的道路被阻塞,真可谓妙喻天成,不露痕迹。

七、八两句是诗人对人生命运难以捉摸的感慨。最后两句表面看是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,实则在为贤者鸣不平。这里运用暗喻来抨击时弊,能发人深思,给人以很大的启迪。

古诗词赏析: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七 》(唐)张九龄

转载请注明来自兰图官网,本文标题:《古诗词赏析:《感遇十二首·其七 》(唐)张九龄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