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诗词三首》
一、《山居秋暝》
唐·王维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注释
暝:日落时分,天色将晚。
空山:空旷、空寂的山野。
喧:声音喧哗。
浣女:洗衣物的女子。歇:尽。
随意:任凭。
春芳:春天的花草。
歇:尽。
王孙:原指贵族子弟,此处指诗人自己。
诗人简介
王维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世称“王右丞”,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。因笃信佛教,又被称为“诗佛”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主要作品:《竹里馆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
多音字
空(1)kōng 天空、空中(2)kòng 空闲、填空
间(1)jiān 中间、房间 (2)jiàn 间隔、间隙
易错字词
暝、晚、流、喧、浣、莲、歇、渔舟
翻译
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,晚上天气凉爽带来了秋意。
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,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。
洗衣物的女子归来,竹林里笑语喧哗,渔船顺流而下,搅动了一片片莲叶。
任凭春天的花凋谢,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。
诗文主要内容
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,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。
二、《枫桥夜泊》
唐·张继
月落乌啼霜满天,
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
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注释
枫桥: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。
泊:船靠岸,停船。
乌啼:乌鸦鸣叫。
江枫:江边的枫树。
渔火:渔船上的灯火。
对:相对,面对。
姑苏:苏州的别称,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。
寒山寺: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,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。
夜半:半夜。
到:传到。
诗人简介
张继,字懿孙,汉族,襄州(今湖北襄阳)人。唐代诗人。他的诗爽朗激越,比兴幽深,事理双切,对后世颇有影响。主要作品:《枫桥夜泊》。
多音字
泊(1)bó 漂泊、淡泊(2)pō 湖泊、血泊
落(1)luò 落叶、掉落(2)là 丢三落四(3)lào 落枕
易错字词
继、泊、啼、满、眠、寒、夜、船
翻译
月亮落下去了,乌鸦不时地啼叫,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,面对着江边的枫树与江中闪烁的渔火,愁绪使我难以入眠。
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,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。
诗文主要内容
写一个秋天的夜晚,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,描绘了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。
三、《长相思》
清·纳兰性德
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(yú)关那畔(pàn)行,夜深千帐灯。
风一更,雪一更,聒(guō)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
注释
长相思:词牌名。
程:里程。山一程,水一程,即山高水长。
榆关:山海关。
那畔:那边,指关外。
帐:军营的帐篷,千帐是虚数,指军营之多。
更:旧时一夜分五更,每更大约两小时。风一更,雪一更,即整夜风雪交加。
聒:声音嘈杂,这里指风雪声。
故园:故乡,家园。
此声:指风雪交加的声音。
诗人简介
纳兰性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。清代词人,其词在中国词坛上享有很高声誉。主要作品:《通志堂集》《纳兰词》。
多音字
相(1)xiāng 相信、相亲(2)xiàng 照相、相片
行(1)háng 行家、银行(2)xíng 行走、行人
更(1)gēng 三更、更替(2)gèng 更加、更好
易错字词
纳、德、榆、畔、帐、聒、碎、此
翻译
走过一条条山路,走过一条条水路,正向山海关那边走去,夜深了,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。
晚上又刮风又下雪,风雪声搅碎了思乡的梦,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。
诗文主要内容
描写了驻守边关的将士们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的状态,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,表达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。
关于思乡的诗词
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?——李白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——王 维
日暮征帆何处泊,天涯一望断人肠。——孟浩然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——李 白
课后生字
榆yú(1)偏旁:木(2)结构:左右(3)组词:榆树、榆钱
畔pàn(1)偏旁:田(2)结构:左右(3)组词:湖畔、河畔
更gēng(1)偏旁:一(2)结构:上下(3)组词:三更、几更
聒guō(1)偏旁:耳(2)结构:左右(3)组词:聒噪、聒耳
孙sūn(1)偏旁:子(2)结构:左右(3)组词:子孙、孙子
泊bó(1)偏旁:氵(2)结构:左右(3)组词:停泊、泊车
愁chóu(1)偏旁:心(2)结构:上下(3)组词:忧愁、愁怨
寺sì(1)偏旁:寸(2)结构:上下(3)组词:寺庙、山寺
转载请注明来自兰图官网,本文标题:《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(古诗词三首)解析 》